市行政审批局多措并举 助力重大项目顺利落地

来源: 柳州市行政审批局运行管理科  |   发布日期: 2025-04-15 09:55    |  作者: 覃晓筠


2025年以来,市行政审批局坚定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服务重大项目相关工作部署。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和科室共同参与的工作模式,开展重大项目服务。截至目前,共服务重大项目67个,参与服务人次共计402人,解决问题共48个,提供咨询服务超过200项,涉及投资503亿元

一是部门协同,共筑重大项目服务链。主要领导挂帅组建跨部门服务专班,与市发展改革委、市投资促进局、园区办等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明确分工、高效联动、形成合力。通过现场办公会、联合实地走访专题会商等形式打破信息壁垒,构建从立项审批到建设投产的全链条协同服务体系,实现重点环节无缝对接、难点问题集中攻关,关键流程精准把控堵点淤点立体疏导组团服务重大项目保驾护航。

二是标准引领,规范项目审批新流程。对项目建设全链条涉及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标准化改造,统一流程、材料、时限等要素,编制、发布并实施相关政务服务标准。不断压缩政府部门自由裁量权,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规则和程序,提升对政府决策权力的制度性约束力,逐步实现标准统一、预期稳定、公平可及。目前已发布并实施第一批40项项目建设相关政务服务事项标准以及对应的政府决策标准,相关事项优化前承诺办结时限共计137个工作日,优化后承诺办结时限共计66个工作日,共压缩时限71个工作日,压缩比率达51%,其中有18个事项办理时限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占比42.8%,有16个事项办理时限达到或超过区内先进水平,占比38.3%,达到国内或区内先进水平的事项数占比达到91%

三是全链监控,构建项目管理新模式。为强化服务项目能力,计划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项目落地全流程监控,以迅速找到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堵点和难点为目标,筹建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政务监测系统。系统通过汇聚231个政务系统的2964项政务数据,构建一套可实时监测重大项目推进、重点企业发展路径的数据体系。通过实时监测重大项目已办、未办及应办的政务服务事项,解决各部门间信息碎片化、流通延迟、传递不畅等问题,为主动靠前服务项目建设提供准确依据。

四是智慧融合,打造线上线下服务新生态。组建市、县、乡、村四级专业帮办代办团队1000余人,将项目审批全过程及其他政务服务高频办理事项2000余项纳入帮办代办范围,提供全流程保姆式服务。创新推出政务服务在线帮服务平台,并依托DeepSeek等先进工具,构建“AI+政务服务新模式,为项目建设提供在线专业指导,实时互动,并开放在线填表在线预审渠道,减少企业和群众跑动次数。施行以来为200余家企业和500余名群众提供帮办服务,政务服务实现从能办好办转变。

  五是一站解难,为企业排忧助力新发展。打造重大项目一站式诊疗中心,面对面把脉问诊,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把服务做优,做企业健康发展的坚实后盾。定期体检了解企业需求,构建企业电子健康档案,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专家门诊一对一答疑解惑,对症下药。全科会诊横向各科室间流程再造,最大限度压缩时限。院外会诊建立属地联动、跨部门合作的多维联动机制,精准保障项目顺利落地。



市行政审批局多措并举 助力重大项目顺利落地
来源: 柳州市行政审批局运行管理科   发布日期: 2025-04-15 09:55    |  作者: 覃晓筠


2025年以来,市行政审批局坚定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服务重大项目相关工作部署。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和科室共同参与的工作模式,开展重大项目服务。截至目前,共服务重大项目67个,参与服务人次共计402人,解决问题共48个,提供咨询服务超过200项,涉及投资503亿元

一是部门协同,共筑重大项目服务链。主要领导挂帅组建跨部门服务专班,与市发展改革委、市投资促进局、园区办等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明确分工、高效联动、形成合力。通过现场办公会、联合实地走访专题会商等形式打破信息壁垒,构建从立项审批到建设投产的全链条协同服务体系,实现重点环节无缝对接、难点问题集中攻关,关键流程精准把控堵点淤点立体疏导组团服务重大项目保驾护航。

二是标准引领,规范项目审批新流程。对项目建设全链条涉及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标准化改造,统一流程、材料、时限等要素,编制、发布并实施相关政务服务标准。不断压缩政府部门自由裁量权,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规则和程序,提升对政府决策权力的制度性约束力,逐步实现标准统一、预期稳定、公平可及。目前已发布并实施第一批40项项目建设相关政务服务事项标准以及对应的政府决策标准,相关事项优化前承诺办结时限共计137个工作日,优化后承诺办结时限共计66个工作日,共压缩时限71个工作日,压缩比率达51%,其中有18个事项办理时限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占比42.8%,有16个事项办理时限达到或超过区内先进水平,占比38.3%,达到国内或区内先进水平的事项数占比达到91%

三是全链监控,构建项目管理新模式。为强化服务项目能力,计划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项目落地全流程监控,以迅速找到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堵点和难点为目标,筹建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政务监测系统。系统通过汇聚231个政务系统的2964项政务数据,构建一套可实时监测重大项目推进、重点企业发展路径的数据体系。通过实时监测重大项目已办、未办及应办的政务服务事项,解决各部门间信息碎片化、流通延迟、传递不畅等问题,为主动靠前服务项目建设提供准确依据。

四是智慧融合,打造线上线下服务新生态。组建市、县、乡、村四级专业帮办代办团队1000余人,将项目审批全过程及其他政务服务高频办理事项2000余项纳入帮办代办范围,提供全流程保姆式服务。创新推出政务服务在线帮服务平台,并依托DeepSeek等先进工具,构建“AI+政务服务新模式,为项目建设提供在线专业指导,实时互动,并开放在线填表在线预审渠道,减少企业和群众跑动次数。施行以来为200余家企业和500余名群众提供帮办服务,政务服务实现从能办好办转变。

  五是一站解难,为企业排忧助力新发展。打造重大项目一站式诊疗中心,面对面把脉问诊,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把服务做优,做企业健康发展的坚实后盾。定期体检了解企业需求,构建企业电子健康档案,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专家门诊一对一答疑解惑,对症下药。全科会诊横向各科室间流程再造,最大限度压缩时限。院外会诊建立属地联动、跨部门合作的多维联动机制,精准保障项目顺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