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范围 列清单 破壁垒 ——柳州市招标投标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决策部署,帮助市场主体解难题、减负担、破堵点,我市自2021年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以来,通过全市各部门联合发力、多措并举促进该项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2023年,开展“补短提弱”行动,破除区域壁垒,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
一是扩范围,实现进场交易项目抽查“全覆盖”
2021年,国家、自治区相继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招标投标领域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的通知》、《关于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领域抽查分析研判长效机制的通知》,要求在招标投标领域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同年,我市政管办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领域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模式 建立健全抽查分析研判长效机制的通知》,对房建市政、交通、水利和园林绿化4个类型项目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自2021年以来,共抽查项目367个,下发整改通知书45份,有效规范市场主体交易行为,促进公平竞争。为巩固和深化效果、扩大范围,2023年,我市政管办和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并建立健全抽查分析研判长效机制的通知》(柳政管发〔2023〕6号),开展专项抽查的项目类型增加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能源基础设施、通信基础设施等8个类型。自此,我市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覆盖进场交易项目全类型。
二是列清单,推进项目交易各环节“应查必查”
“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抽查在梳理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清单基础上,探索开展 “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抽查内容以清单方式罗列,融合专项整治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插手工程项目谋私贪腐问题、自查清理招标投标领域违反统一大市场建设和损害营商环境规定做法、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复制推广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举措等工作,包括招标公告、投标邀请书、资格预审公告、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评标标准和要求、评标专家抽取、开标、评标、定标、评标报告、招标人等关键载体和环节,更好地指导市、县级行业监管部门开展此项工作,做到抽查内容不缺项、不漏项,实现涉外 “一件事”集成监管。
三是破壁垒,确保市场主体参与交易“同待遇”
今年,市场监管总局等4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的通知》,重点清理妨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其中包括违法设定与招标投标项目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资格、技术、商务条件等;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招标投标活动。我市“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抽查将全面清理妨碍市场准入的障碍,着力破除地方壁垒和市场分割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做法等内容作为检查的重中之重,确保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在招标投标方面享受平等待遇,形成“线索收集—专项抽查—分析研判—问题整改—公平竞争”良性循环长效机制,塑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公共资源交易氛围,提振市场主体信心。